居家特輯│新的一年好好睡覺最重要!8 個有效提升睡眠品質的小方法
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顯示,台灣人近 2 成有失眠問題,每 5 人就有 1 人受失眠所苦,健保署統計台灣人安眠藥用量更突破 10 億顆,失眠儼然成為現代人的文明病!想要一覺好眠打造舒適的睡眠環境與放鬆心情一樣重要,這次的居家特輯,就讓編編來分享 8 個有效提升睡眠品質的好方法,如果你也是容易失眠的朋友,千萬別錯過這些小秘訣!
1.選擇好的寢具
從床墊、床包、枕頭到棉被,都應該要挑選符合季節且適合自己睡眠習慣的寢具,例如床墊有分厚薄軟硬、床包有分棉質與天絲,枕頭也有記憶枕、棉花枕和羽絨枕等多種款式與高度,分別適合不同睡眠姿勢與習慣的人,好好挑選一定有助於提升睡眠品質。
2.舒適的溫度
大家是否注意過,飯店都會讓房間空調維持在較低的溫度,這是因為研究發現,最適合人體睡眠的環境平均溫度是18.3℃,而最適合人體睡眠的床上平均溫度則落在 30.3-32.5℃ 之間,因此調整一下房間的溫度,也對提升睡眠品質十分有幫助喔!
3.令人放鬆的香氣
研究證實氣味可以影響我們的大腦,香氣能夠使我們的大腦產生愉悅感,或是想起快樂的記憶,睡眠時使用香氛更能夠使打腦潛意識產生快樂記憶感受。因此使用天然的精油、線香或香氛蠟燭,不只能夠提升睡眠品質,更能夠使心情放鬆,適合睡眠時使用的香氛包括薰衣草、柑橘類、香草、檀香、茉莉花等。
4.乾淨整齊的環境
如果房間雜亂不堪,視線所及之處都是堆積物的話,就容易形成視覺噪音,導致心浮氣躁、大腦無法休息,入睡也會更加困難。因此最好定期整理房間,讓空間維持乾淨整齊,風格上也可以選擇較柔和的色系,包括牆面、寢具、家具顏色等,都可以選擇較簡約的風格,例如無印風、侘寂風、北歐風等,視覺噪音降低了,就能提升睡眠品質。
5.柔和的燈光
另一個提升睡眠品質的方式就是從「光線」下手,盡量降低臥室裡的紛亂光線,室內燈光避免選擇較刺眼的白光、改選擇黃光;採用間接照明的設計,也會比直接照明更加柔和,有助於轉換身心狀態,營造睡前的寧靜放鬆氛圍。
6.睡前不滑手機
手機藍光會阻礙褪黑激素分泌,進而影響睡眠週期及睡眠長度,國家衛生研究院曾發表研究,每增加1小時的手機使用時間,就會延後4.9分鐘的入睡時間、並減少5.5分鐘的睡眠時間,而睡前使用手機的時間雖僅佔全天使用時間的一小部分,對睡眠週期延後的影響力,卻佔整天手機光源曝露的44%!所以,想提升睡眠品質的話,至少睡前30分鐘別再滑手機跟平板啦~
7.伸展拉筋
睡前只要花 5 分鐘,做一些簡單的伸展拉筋動作,不僅可以釋放壓力,更能幫助入睡!不需要多複雜的動作,只要簡單拉拉肩頸、手臂、臀部、腿後側等肌群,就能夠放鬆全身肌肉,幫助提升睡眠品質喔~(題外話,編編每週固定上皮拉提斯,每次上完課當天都特別好睡!)
8.正念冥想
許多研究都證實,正念冥想可以有效改善失眠與提升睡眠品質,在減少入睡所需時間和睡眠中斷兩部分效果更加顯著。正念冥想適用任何族群,只要每天睡前花 5-10 分鐘,用最舒服的姿勢躺或坐在床上,從專注在自己的呼吸開始練習,當腦中有其他念頭出現時也無須抗拒,再回到專注呼吸即可。
想要改善失眠、提升睡眠品質,不外乎 2 大重點,那就是環境與心情:打造舒適的睡眠環境,能夠放鬆身體;練習靜下心來,告訴大腦現在是休息時間;只要讓身心靈放鬆下來,就能夠大大提升睡眠品質,不用藥物、不需要保健食品也能好好睡覺。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能夠一覺好眠,精神飽滿面對每一天!